罐區的機泵是否可以安裝在防火堤內?
近日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丙類儲罐的機泵是放在防火堤內更合適還是放在防火堤外更合適呢?顯然大家的反應,甚至是大部分專家都認為必須安裝在防火堤外,理由是有國家規范的要求。本人的觀點是從工藝安全損失預防的角度,有良好的設計和運行管理,無論防火堤內或者防火堤內都是可以的,而且可以有更經濟的做法。
首先讓我們看看規范的要求。規范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提到的的5.3.5條和5.3.6條:
5.3.5條:罐組的專用泵區應布置在防火堤外,與儲罐的防火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距甲A類儲罐不應小于15m;
2. 距甲B、乙類固定頂儲罐不應小于12m,距小于或等于500m3 的甲B、乙類固定頂儲罐不應小于10m;
3. 距浮頂及內浮頂儲罐、丙A類固定頂儲罐不應小于10m,距小于或等于500m3 的 內浮頂儲罐、丙A類固定頂儲罐不應小于8m。
5.3.6條:除甲A類以外的可燃液體儲罐的專用泵單獨布置時,應布置在防火堤外,與可燃液體儲罐的防火間距不限。
顯然,石油化工企業根據滿足GB50160的要求,將機泵安裝在專用泵區內,而且在罐區的防火堤外是合適的(圖一)。但是5.3.5條和5.3.6條并非強制性條文,不是必須嚴格執行的,說明可以有更合適或者不同的做法。顯而易見的是,要符合5.3.5條和5.3.6條的要求,必然因為安全間距的要求需要更多的土地資源來滿足,從而顯著增加工廠建造的成本。
圖一 泵安裝在防火堤外
接下來的問題是,泵是否可以安裝在防火堤或者罐區圍堰內,安裝在圍堰內的泵會有哪些潛在的風險需要解決?
首先,罐區發生物料泄漏時,泵是否會被淹沒?其實,這個問題從工程設計的角度很容易解決。防火堤或圍堰的容量本就有良好的設計規范要求,通常是罐區內最大儲罐容量的110%,有些公司會要求考慮在半小時的消防用水量和10%儲罐容量二者中取較大者,而且容量的計算需要扣除儲罐基礎所占的體積,在這樣良好的設計情況下,最大泄漏情況下,液體高度不會高于儲罐的基礎高度。所以,如果適當考慮泵的基礎高于最大泄漏量下,液體的最大高度,泵是不會被淹沒的。行業內很早就有不同的思考,當危險物料泄漏時,物料可以導流到遠離罐區的收集池,當采取這樣的工程設計時,罐區內幾乎不會有留存,同時還消除罐區火災的情景。如圖二,如果收集池就在罐區附近,可能需要考慮防火墻,如果收集池原理罐區,則不需要安裝防火墻,但需要考慮罐區和收集池之間排放地溝的排放能力計算和火勢蔓延的可能。
圖二 泵安裝在防火堤內
其次,罐區或者泵本身泄漏的時候,泵電機是否可能成為點火源?這個問題同樣可以通過良好的設計解決。罐區在早期設計就應該考慮區域內物料的危險性如閃點、自燃點等,泄漏等級等來決定危險區域分級(HAC)。區域內的機電設備根據HAC分級來決定防爆等級、選型、采購、安裝和驗收以及確定日后的維護要求。所以良好的設計和維護可以防止泵本身在物料泄漏時成為點火源的。
再次,罐區發生物料泄漏并發生火災時,泵是否還能起作用?坦率的反問,這是否一個可信的情景。即使沒有泵,罐區內除了儲罐本身,還有管線、閥門、儀表等,增加一臺或幾臺泵,不會根本上改變罐區的固有風險。在火災情況下,需要考慮的時如何保證消防系統正常工作,減小火災情況下人員威脅和或是擴大。
最后,如果泵安裝在防火堤或者圍堰內,是否會增加維修維護的風險?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問題。其實,無論泵時在防火堤/圍堰內還是泵專區內,危險區域等級(HAC)或防爆等級的劃分都應該都是一樣的。既然如此,泵的維修維護策略也應該是一樣的,必須簽發適當的作業許可證。需要注意的差別是,在維修維護和巡檢過程中,緊急情況下的撤離路線的設計可能是不同的,這個需要設計師仔細考慮。
總之,機泵安裝在防火堤內還是防火堤內,不應該強制執行本身就是非強制要求的規范條款。在具有良好的設計和運行維護的前提下,都是可以控制風險的。辦法總比問題多,針對不同的設計和安裝位置,采取適當良好的風險控制措施是關鍵。風險控制是系統工程,在裝置的全生命周期中,需要設計、供應、安裝、運行人員等多方專業人員的相互配合,需要安全監管人員和專家勇于接受不同解決方案,協同配合為企業排憂解難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