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家化工園區面臨整改關停!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地禁止新建化工園區
河南省應急管理廳29日召開全省應急系統視頻會議,將對各類化工園區實行“四個一律”:
一律停批新增化工園區(集中區);
化工園區以外一律不得批準建設化工企業;
現有43家化工園區(集中區)在未進行安全容量評估、未建立專門安全監管機構前,一律不得批準新建改建擴建化工項目;
凡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化工項目,一律不得招商引資進入園區。
自“3.21”爆炸案以后,全國各地區對于各轄區內的所有化工園區、化工企業進行了全面大整改,像江蘇鹽城提出“無化區”,江蘇省要求全省的化工園區不超過50個;河南停止新批化工園區、化工項目等等,全國幾乎都籠罩在“談化色變”的陰霾當中。
目前全國多省已經開始了關停撤銷化工園區的步伐。保留的化工園區“綠色化”要求將進一步提高,不入園的企業要查,入園的企業更得提高環保督察的力度!600多家化工園區面臨整改關停!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省份中招?它們又將如何應對?
江蘇省
4月1日,江蘇省印發《關于征求意見的緊急通知》稱,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產企業數量不超過1000家;對全省50個化工園區展開全面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壓減至20個左右。
山東省
化工大省山東已推進化工產業轉型集聚發展,并對全省原有的199家化工園區進行清理整頓。目前,該省各市申報化工園區數有93家,但山東省政府已明確,化工園區總量將控制在85個以內;到2025年年底前,危險化學品企業全部進入化工園區。
浙江省
浙江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各地已明確的退城企業,要明確時間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產。
銀川市
日前,銀川市環保局印發《銀川市“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規劃要求,全市范圍內不再新建、改建、擴建電解鋁、鐵合金、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炭、造紙、生物發酵等重污染和產能過剩項目;市區及近郊工業園區不再建設燃煤電廠(熱電聯產除外)、煉焦、煤化工、有色金屬冶煉、電石、鐵合金、石化、活性炭等新增產能項目,在城區南面、北面禁止新建涉及大氣重污染項目。
西安市
日前,西安市政府辦公廳印發《西安市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退出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指出嚴禁新增焦化、水泥、鑄造、鋼鐵、電解鋁、平板玻璃、石油化工、煤化工、防水材料、陶瓷、保溫材料產能,鼓勵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同時,禁止新增化工園區,?;菲髽I的搬遷改造按《陜西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執行,并按計劃統籌推進。
湖北省
湖北省政府要求嚴格產業政策,沿江1公里內禁止新建化工項目和重化工園區,沿江15公里范圍內一律禁止在園區外新建化工項目,同時對尿素、磷銨、電石、燒堿、聚氯乙烯、純堿、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嚴格控制。
江西省
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鄱陽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要求除在建項目外,長江江西段及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岸線及鄱陽湖周邊1公里范圍內禁止新建重化工項目,周邊5公里范圍內不再新布局有重化工業定位的工業園區。
陜西省
日前,陜西印發《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修訂版)》。修訂后的方案新增了化工園區相關內容,明確指出,關中地區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
安徽省
日前,安徽省政府正式印發《安徽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提出,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各地已明確的退城企業,要明確時間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產。
河北省
河北出臺《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將推動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要求各地政府在10月底前,制定重污染和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專項計劃并向社會公開,并從原則上禁止新增化工園區。
寫在最后
受到“3·21”江蘇爆炸事故的持續影響,全國范圍內展開化工園區大檢查,全國1000多家化工園區將面臨整改,不合格的將被關停。面對宏大的目標和骨感的現實,中國的化工企業又到了“信心比黃金貴的時刻”,但這僅是中國化工行業現狀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