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天然氣事故“抓瞎” 兩種天氣易引發爆炸
?
? ? 天然氣到底有多大威力?燃氣集團輸配分公司的趙經理告訴記者,天然氣雖不像煤氣毒性那么大,但如果出現泄漏的話可能會引發爆炸。天然氣絕大部分成分是甲烷,當空氣中所含天然氣的比例達到5%~15%時就很可能引發爆炸。
?
此外,當事故發生時,天氣因素也十分關鍵。如果是大風天氣,情況相對會好一些,因為風有助于讓天然氣疏散開。但一旦是悶熱或大霧天氣,那么危險性會相當高。因為天氣悶熱時氣壓較低,不利于天然氣發散;大霧天氣更是如此,由于天然氣比空氣要輕,它一般會向上發散,但霧氣會將天然氣“壓”在下面,導致它發散不上去。這樣就會使得空氣中所含天然氣濃度增加,一旦比例達到5%~15%區間時,就易引發爆炸。如果嚴重的話,爆炸強度甚至不亞于炸藥。
?
事故追究有明文規定
?
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如果出現燃氣安全事故,經調查確定為責任事故的,將會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并依法予以追究。
?
根據相關規定,施工方主要應注意以下三方面:在施工前,施工單位應提前與燃氣部門取得聯系,燃氣部門則會提供詳細的圖紙,明確告知管線所處位置,以便在施工時注意;而在施工進行時,應嚴格按照圖紙施工,但很多施工人員卻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出事往往是因為施工人員抱有僥幸心理,越是覺得自己有把握就越易出現意外;另外,一旦出現外力造成天然氣管道破損的情況時,施工方應立即停止作業,關閉任何有可能形成火種的設施,及時向燃氣集團報告或報警,同時將自己的施工工具撤離,以便搶修人員盡快維修。但很多施工人員出現事故后因為害怕便選擇逃跑,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危害性不可估量。因此各施工單位應加強對員工這方面認知的普及。
?
泄漏現場請不要圍觀
?
在天然氣泄漏現場,市民的圍觀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市民在出事后有“湊熱鬧”的心理,總想一探究竟,可他們卻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存在很大危險。趙經理告訴記者,濃度合適的情況下,一根燃燒的煙頭甚至是衣服產生的靜電都可能引發爆炸:“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正維修著,有人嘴里叼著根煙湊過去詢問發生什么事了,這是非常危險的!”由于在搶修時,工作人員很難注意到周邊的情況,因此呼吁廣大市民,為了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當出現天然氣泄漏事故時千萬不要圍觀,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