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5機柴油機故障事件分析報告
1、事件經過
(1)6月22日零點接班,值班員對#5機及柴油機系統進行了全面檢查,無異常。柴油機滑油位1/2,內冷卻水位1/4,#5機計劃水洗。
(2)1:38時,#5機在停機惰走結束后,斷開88FD-1.2,88FE的電源,機組選CRANK方式,發啟動令。
(3)1:41時,柴油機暖機后開始升速。
(4)1:43時,#5機發出“啟動裝置跳閘”報警。值班員從#6機控制室立即趕到機頭(#6機當天通宵運行),確認柴油機跳閘,機組在惰走過程中。再次檢查柴油機滑油位1/2,輔機間地面有大量積水,對柴油機內冷卻水液位進行檢查,接近1/5,較接班時有下降,同時地面夾雜著少許暗色液體。根據以往經驗初步懷疑冷卻水連接套管有漏,但停機狀態漏點不明顯。聯系三控值班員一起給柴油機的膨脹水箱加入少量冷卻水,使液位大于1/5。
(5)3:22時,機組試發啟動令,升速后發現柴油機左側內冷卻水至柴油機本體的連接卡環松脫,大量內冷卻水噴到柴油機缸體上,同時柴油機缸頭通風排氣管有暗色混合物排出,柴油機排煙較黑。
(6)3:24時,立即發停機令。柴油機冷卻水(冷卻器進口)水溫85攝氏度,滑油位1/2,事后匯報值長,聯系檢修。
(7)4:07時,手動擰緊松脫的卡環,并檢查外循環水系統無異常后,發啟動令,通過仔細觀察柴油機冷卻水(冷卻器進口)水溫最高達到了95攝氏度,且柴油機缸頭通風排氣管大量暗色混合物排出,排煙仍然較黑。
(8)4:09時,柴油機跳閘,檢查柴油機滑油位仍為1/2,內冷卻水位1/7。
2、原因分析
(1)故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發動機中冷卻系統缺水,造成發動機冷卻不良產生高溫,導致缸蓋高溫后出現裂紋,缸蓋水套中水進入燃燒室,產生拉缸現象,同時冷卻水通過燃燒室進入油底殼,潤滑油乳化。
(2)發動機中冷卻系統缺水的原因有兩種可能:
①柴油機啟動前膨脹水箱無水(假水位);
②柴油機啟動時水箱有水,啟動運行后,由于柴油機左側內冷卻水套回水的連接卡環松脫造成大量跑水,使得柴油機冷卻系統缺水。
從后期的分析及現場的狀況來看,是第②種情況造成柴油機冷卻系統缺水。
(3)柴油機第一次跳閘時,檢查地面已有少許暗色液體且柴油機內冷卻水位較接班時有下降,說明此次柴油機跳機已有故障引起的跳閘。由于值班員根據以往經驗初步懷疑冷卻水連接套管有漏,但停機狀態漏點不明顯,因此在補入冷卻水后進行第二次試啟動,以此來檢查漏水點。但是在第二次跳閘后,故障特征已是很明顯,仍然進行第三次啟動,為此加重柴油機的損壞程度。
(4)柴油機冷卻水溫度高時輪控系統未發報警,經分析是由于該電接點溫度計所裝位置比指示用的表位置偏低, 在故障發生時, 管道內局部無水,指示表指示95℃,而電接點溫度計所在位置盤管道可能還有水,造成控制系統不報警。
3、防范措施
(1)檢修對所轄設備加強日常的巡檢、維護,確保在運設備無安全隱患。
(2)運行加強管理,規范操作,對于運行規程及操作卡、起機檢查卡內的要求,必須嚴格執行,不達到要求嚴禁起機。
(3)運行加強事故處理規范,在主設備發生故障跳閘后,沒有確認引起故障跳閘的原因消除之前,嚴禁再次啟動。
(4)再次重申運行設備調度紀律,對于主設備的停運,當班值長可以不用申請直接執行,而對于跳閘后且原因不明,需重新啟動的,則必須報請總工同意后方可再次啟動。
(5)針對此次事件中存在的問題(啟動過程中未記錄相關參數,出現跳閘現象未查清楚之前再次啟動,檢查處理程序、權限不符合規范等問題)運行部制定相關反措。
(6)運行部制定現場事故處理原則,要求制定值班員在現場發生異常時,應匯報的內容,什么情況下單元長、值長到現場處理及匯報程序。
(7)設備存在一些小缺陷,屬于運行力所能及的缺陷,運行可以自行處理;而對于可能影響的機組安全運行的且運行無法應急處理的缺陷,可立即通知檢修到場處理。
(8)運行部在晚上進行水洗時,應合理調配已停機的值班人員,協助在運機組搞好生產。
(9)在設備出現異常時,以處理設備異常為主,不必應怕耽誤機組并網而搶時間,放棄安全。
(10)運行部針對現有膨脹水箱放置位置情況,在水箱液位計上做最低水位標志,明確柴油機運行極低限水位要求。
(11)熱控檢修提供一套MR VI的報警組成的文本圖紙,供運行使用。
(12)安全技術部針對此次事件故障分析過程,反思事故調查中程序、手段、方式及方法,是否需要加以改進。
?